首页>代表建议>大会期间建议

关于加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宣传培训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4-29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如影随形,一旦发生意外人身事故,人们往往因为缺乏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不能先行妥善处理,而失去抢救的最佳时机,造成不良后果,有时甚至眼睁睁看着无辜生命悄然离去。一般说,像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哮喘等疾病的急性发作、溺水、触电、交通等意外事故的抢救,其最佳抢救时间为8分钟内。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积极开展现场自救互救,将会挽救许多人的生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在目前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市民的自我紧急救援意识和能力都还相当淡薄和欠缺。据调查了解市民知道急救电话是120的占94.3%,但能够及时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仅占46.7%,而且,了解掌握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活动的人非常少。

现代救援应该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大救援,多一个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我们的生命就会多一点安全保障,因此,加强做好急救知识宣传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非常有必要,建议:

一、应充分利用卫生部门、政府网站和其他宣传渠道,对市民开展广泛的急救常识的宣传。把普及和宣传急救常识作为社区的一项日常工作,组织志愿者进入社区、进入校园、进入企业开展急救知识宣教及培训。

二、在重点人群和行业中开展救护培训,以卫生医疗机构为依托,发挥医务人才的优势,建立和培养一支热心于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的师资队伍,在社区、学校、企业举办多层次的训练班。首先应提高那些处于或能最先到达出事现场的行业、一线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不少国家明文规定,企业必须根据职工人数配备持有急救员合格证的工作人员。一些国家市民取得应急救护合格证的比例是,美国为85%,法国为40%,新加坡为30%

三、针对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的现状,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纳入驾驶培训科目中。培训内容以现场的、初级的、易掌握的救护知识和技能为主,使被培训者具备初步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四、以社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为依托,启动“家庭急救员”培训计划,重点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为家人和周围亲朋守护生命线。

“家庭急救员”培训计划是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其内容主要为包括心肺复苏急救公益路演和“五个一生命包”工程。建议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此项活动在我区开展。公益路演是组织志愿者在广场、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演示活动;“五个一生命包”:包括一套急救教育科普读物、一个急救药盒、一个急救药包、一个急救信息卡、一个社区建立一家心肺复苏技能宣传站等。让更多人了解急救常识,熟练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五、加大应急救护培训的经费投入,条件成熟时成立专业培训基地,帮助市民掌握现场初级救援、灾害预防、逃生避险、常见急症救援等基础知识和实用性技能,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地震自救、消防灭火、防灾减灾、电梯自救、结绳救援等具体内容,向公众教授传播自救互救知识。